Wxf`s Fantasy World

share something useful


设计人生-okr、gtd

缘起

去年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考研;今年我到新公司,设定了多个目标,但是完成情况不尽如人意,所以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问题了。印象当中,一般是目标设置的很准确,能抓住问题的核心,但是 在解决过程中出现各种偏离,然后目标被遗忘
我的想法是,靠个人的意志力没用,需要外部约束保证个人行为的规范,保证行驶在正确轨道,保证下限,这个约束可以是软件,可以是制度,everything。所以我7月份初把《the human lab》的内容用chatgpt翻了一部分,内容是人的身体调优,从神经科学角度阐述应该怎么学习、怎么培养习惯、怎么样吃、怎么样运动、怎么构建亲密关系、怎么激活多巴胺释放
有人说,你这不是不务正业么,在世俗意义上,没有花时间在挣钱娶媳妇上,确实有点不务正业了

构建流程

首先我需要找一个OKR工具,个人OKR找到了ios系统上的vision,我初步建立了几个目标,如下:
初始化管理项框架我选了四个:OKR、GTD、渐进阅读、时间记录
时间记录不具可行性,我用软件记了一段时间,但是不知道这玩意有啥用,我想重点说说GTD和OKR

GTD

拿出纸笔,记下今天要做的事情:打扫卫生、看某书的第几章节、某项目需要推进
然后你正有条不紊的做着事情,一个突发事件飞过来:上次交付的产品界面设计交互性太差,手册写的也不好,客户不知道怎么使用,你去搞下培训。然后看书就延期了
第二天,你又写下三件事:给老妈打电话、完成某个功能并测试、参加聚会
然后这个功能实现难度超过了你的预期,接下来三天你都在做这个事情
很快你的待办列表就花了,到了周复盘的时候,你拿出笔记本,这周好像啥也没干哪。你的脑子就跟笔记本一样乱糟糟。日复一日,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

所以需要一套程序记录、分发这些待办事项。
能否成功做成某事,取决于时机是否成熟,时机成熟就是各种条件都具备了。这套系统首先要记录待办项,其次帮我们挑选出具备条件的待办项

我选的工具是ominifocus,介绍视频如下: OmniFocus + Getting Things Done (GTD)
第一步很简单,将所有待办事项丢进inbox,等待下一步处理。目的是清空大脑
然后规范化待办项,拆解一下打扫卫生这个代办项,把它的限制条件都加上:在x时x地,xxx和xxx用xxx工具做了xxx,即我们的行为受到空间、时间、物质的约束。在这个行为完成后得到结果。所以gtd最小单元是一个可执行动作,然后我们给可执行动作加上各种限制

根据视频描述,三种判断:

  • <2min,赶紧执行(短生命周期)
  • delegate,委托给其他人(这里涉及到一个追踪的问题)
  • defer()

如果可执行动作可以拆分成很多步完成,即拆分成很多个可执行动作,那就defer到project,如果只是单独一个动作,defer到single list;有些project性质类似,比如娱乐、party、钓鱼,就可以归类到同一个文件夹;每次defer新的action,看看能不能归纳到之前的项目,避免重复建设。如此,就完成了action的归类(注意:project需要不断维护更新)
(small tips: 刚开始记录的待办项可能是project,defer后可以裂变出action)

其次,归类时添加制约因素,用标签,比如,地点约束、人的约束、截至时间

现在所有待办项都躺在列表了,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:待办项以什么顺序执行?怎么保证按计划执行,出现偏离怎么办?

问题1:
待办事项过载是迟早的事,所以问题核心是确定待办事项的优先级。这个用到四象限法,加大在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事项上的投入。什么是重要的事呢?资源积累或者生产材料的积累,这两个积累不上,让自己快乐也可以

问题2:
这个依赖定期review,不同项目有不同review周期,看你觉得哪些项目重要,需要定期核查;我自己

  • delegate review,看项目分给哪些人了,快到对方给我递交成果时就通知一下
  • daily review
    • 清空inbox
    • 写日报
    • 安排明日任务

还有weelky review、monthly review、yearly review待完善。这些东西很难搞
出现偏离当然是分析偏离原因,要么是action分解不对,要么是个人执行力不强,要么是omnifocus的提示不到位,对症修改,重新执行
还有一个project review,其实个人更偏好执行某些特定类型的任务,有些project放了一两年不动,这些project必须得到执行

在回顾一下,首先搜集,然后规范化成最小动作单元或项目,分发、加约束条件,组织;执行(在执行层提到了优先级问题),review发现并修正偏离。

OKR

GTD写了一个小时啊,要命。OKR更难,开始吧

我先看了《目标》一书,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,因为OKR最难的是确定目标,而本书则是教你怎么样通过考察常识,考察一套逻辑的假设条件,来提出真正的目标,并找出通向目标的具体路径。

我不详述书里的内容
之前我的思考方式:集齐所有材料,然后通过案例建立几根细线,就能以不变应万变
看完后:必须以一种科学的方式思考我们认为的常识,它是基于什么假设引申出什么结论?这些结论在当前的环境是否适用?如果不适用,应该怎么修改,才可以适应当前环境且不引入更多问题?
通过阅读本书我得到一套思维程序,还有该思维程序作用于制造业得到的成果:TOC

拥有了确定目标的能力,就需要具体的落地工具,我找了三个okr的案例,拼接这些断语得到一个合逻辑的okr流程:

  • 定义

Objective(目的)」,目标,这里的目标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目标,而是有一定激励性的价值目标。
「Key Result」,关键结果,包括实现Objective(目的)的途径描述、Key Result完成之后达到目标的数字评估。
(这两个可以通过<目标>给出的思考程序确定)

  • OKR规范

    • 数据不尊重客观事实。

      • 「KPI将数据本身当作目标,OKR将数据当作评估工具」。KR本身,描述的是达成目标的途径,以及验证达成目标的方式。因此出现在OKR中的数据,应该是尊重客观事实的。请阅读自己的OKR,如果出现在其中的数据,自己觉得不太可能的时候,就会给人KPI的感觉。
      • KPI的难度,来自于数据 。达到这个数据需要为止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行。 而OKR的难度,完全不来自数据 ,而是来自另外两个:一个是KR本身完成很有难度,或者KR所需工作量非常大,需要持续保证专注和高效;一个是KR完成之后的数据指标不一定符合预期,即验证未通过。
      • 想让OKR不像KPI,最大的难度来自于可选途径的积累。如果只能想到有限的几个途径,而这个途径又不能承载理想的数据指标,就会越做越像KPI。只有积累非常多的可选途径,才能保证客观的数据预测,并择优执行。、
    • 仍然有形式上的问题。

      • 缺少逻辑链条,即,要做的事儿和结果评价之间看不出关联关系。比如之前范例里的KR4,「甲流,隔离,服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能让体温恢复到37度」,改成「服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体温恢复到37度」,后者就比前者缺少逻辑链条。如果逻辑过于复杂,可外链页面进行详细解释。
      • KR并不是O的实现途径,或者说实现KR对于O没有什么促进作用。这往往都是因为先有了想做的事儿,再试图向Objective(目的)上凑。凑的过于牵强的时候,KR就是散的,没有一致性。好的OKR是有一个清晰的树结构的。
    • 形式上没问题,但执行的时候有问题。

      • 缺少OKR跟踪。正常建议每周都要过一下OKR完成情况,确保按计划进行。每个组的Leader也有责任帮助组里的每个人,实现更高完成度的OKR。如果缺少跟踪,往往就会到季度末的时候,才发现问题,或者依然不知道问题。
      • 缺少OKR Review,每季度末应该有OKR Review,分析所有不符合预期的内容。数据是评估工具,如果数据不达标是一定不符合预期的。如何能够减少不符合预期的事儿?如果再来一次如何就能做到最好?这些问题都是要有答案的。
  • 评分及改进

OKR评分是根据完成度和符合预期程度来评的,相应改进也按两个标准来:
完成度低。常见原因是指定目标过于抽象、宏观,需要分解目标,思考更多更可靠的途径和方法。如果是由于遗忘、不够专注导致,可以提高OKR Review的频率。
符合预期程度低。需要及时的复盘,深入分析结果背后的原因。如果实在无法得到原因,也要给出合理的假设,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验证。

最后给出一个okr模板 推荐使用vision,ios系统

结尾

心累,gtd和okr搞完了,接下来用两天的时间搞定快速学习,我会提供原理性解释,还有学习流程,拭目以待

log

update: 2023-10-18_22:50:24 个人成长辅助工具–>设计人生-okr、g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