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xf`s Fantasy World

share something useful


设计人生-想法雏形

缘起

有时候大脑会出现各种画面,在众创学校,在桃源居,在依山伴城,我在这些空间短暂生存过一段时间,看起来也是当时较优的选择,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,我想得到什么?我得到了什么?

我观察自己在不同环境的行为,总是趋向一种行为模式,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,这种模式很局限,我想打破,引入新的行为。但是前面关于学习的文章提到了,首先你的注意力要聚焦到要改善的方向,这要求我们有一个框架,能解释行为模式出现的原因,然后提供控制方案。

实践

我的想法,通过分析数据得到一个基准,然后在这个基准上提升。

所以得积累数据,之前写了一堆日记,分析不出所以然,太混乱了;22年10月我发现自己想法太多,整个人要崩溃,就把所有想法都记录下来了,这些想法太分散,分析不出所以然。所以数据积累一定要贴着目标走。

8月16开始记日志,如下:

见rsc;

能看出,注意力一直在偏移,每一天都是这样,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我要出现在那些地方,我的注意力焦点只能放在当前,随便一个触发就陷进去,没有工具链接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我认为,势必发展出两套工具:

  • 根据未来的目标反推现在的行为
  • 根据过去的数据复盘、修正现在的操作

见log

第一个工具我选了gtd,数据如下

这样就能看到每天做了什么事,还发展出了日复盘,复盘项很好,但是一直执行偏。我的item抽象层次较高,经常出现一天完不成一个item的现象

见log

戒断手机

196min–>50.7min,怎么办到的?简单,强制限制手机的使用。之前只要精力状态不行,就拿出手机刷刷,不知不觉就陷进去了;我指定了一天只能看60min,为了应对意外情况,我只能尽量不看手机,时间就降下来了

见log

精力曲线

本来想用软件记的,软件的操作不符合习惯,容易被打断,阴影部分是睡眠时间,下面的1-9是精力值,10分满分,记录了三天数据发现:睡眠对精力影响很大,而且一天只能专注固定的时间,趁这些时间做些困难的工作吧;另外根据第二天期待的精神状况修正前天的入睡时间。

完善

9月初–>9月15,读书会读了《斯坦福人生设计课》,上述是我的一些实践,人总归要完蛋,完蛋之前总归要画一个好看的形状。像我上面记录的,天天偏移,最后连妈都认不出,这肯定不行,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应该多点掌控。还是我之前说的,搭一个框架来分配注意力,分析数据提供控制方案

加几个人生设计课提供的工具(保留一些线索):
评估当前生活、美好时光日志、制定多个人生剧本、原型设计、etc (后续完善)
5个要素:活动、环境、互动、物体、用户 (这个可以加到我的精力曲线表,需要在特定时间拿到一些东西,时机很重要,那张表能帮我找到时机)

7月初我看过一本书《目标》,高德拉特认为我们只需对常识思考,解决方案会在思考常识的过程中自己浮现。我认为这句话很正确。

#rsc

log

20231018 22:47:24 update:
设计人生–>设计人生-想法雏形

20240320 update: add rsc gantt peoject manege\

  • gantt project manage
    做出所有任务,排程,每天保存一份快照,通过对比检查进度

  • iphone12 , 使用omnifocus,其“检查”功能很好用

  • 环境隔离,把之前常用的软件隔离出来,新手机只备常用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