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xf`s Fantasy World

share something useful


Flomo实践gtd和para

前天火车上翻搜集的电子书,发现一本,这本书是twitter其他人推过来的,当时在找信息的分类方法,提到了para。

今天给我妹讲了一下flomo+标签(gtd体系、para体系)的使用方法,觉得挺有逻辑的,摘抄出来,以飨大众。

主要解决三个问题:
1 资料归类
2 待办事项组织
3 目标管理

成型后系统效果是这样的:任何内容,大脑中的想法、工作相关任务、生活中瞬间、触发灵感的阅读材料,任何内容,统统丢进inbox,然后继续忙自己当前的事。晚上打开inbox走一遍流程,归类所有内容,第二天继续丢内容进inbox,往复循环

有三套流程,一套是gtd,一套是para,一套是每日计划,均使用flomo的标签实现,如下

可以看到,有三套标签,sys-gtd、sys-para、normal、2024\

sys-para

para是存资料的,一般看到感觉有用的资料,统统丢进inbox,夜深人静的时候走流程,

传统笔记分类为主,比如:生活,工作,xxx

para分类法以推动action为主:
proj是有时间限制的任务组,规定时间内要有成果交付
area是长期关注,并有投入责任的领域
resource则是以文本块为最小组织单元,有可能会用到的信息
archive是失去兴趣的领域
+ inbox,捕捉用

一个笔记先进inbox,然后走流程,归类完毕后重点关注proj,这样能确保信息无遗漏,且提取的信息跟当前的场景匹配
具体如下:

sys-gtd

gtd用于组织日常事项,最小单位是action,action组织成project。一个复杂的动作往往有很多action构成,无所谓,只关心action的状态即可 依然是先放进inbox,然后拆解成具体action,:洗衣服、写文章,等等,非常具体的且可执行的事项。然后分配到act/Todo(这个todo列后面要用到)。proj则是由这些action组织起来的,用flomo的@(链接)功能
action有三种状态:TODO、DONE、waiting,waiting是需要外部辅助的,比如你的材料需要其他人的数据,这个时候就要等,但是不能干等啊,所以转移到waiting列表,定个时间,比如2h后提醒自己check一次。
waiting列表我们也可以附带时间和地点,如图,我有一个aeiou列表,里面维持了地点、跟其他人的谈话信息,这种我们下次谈话就能接着之前聊的话题继续聊,gtd的waiting需要哪些人的协助,@进去,或者在哪些地方,@进去,定期核查这个列表,能确保任务无遗漏
同理,不时地翻翻proj列表,看看哪些能推进,顺手干掉。sys-gtd相当于一个动态的任务分配系统吧,且能做到很精细的资源管理

2024 okr

接下来我想谈谈每日的任务安排,在工作时,我们的大脑只能记住一小段内容,如果要完成一个时间、空间跨度都很大的任务,仅凭工作记忆是不够的。现在有sys-para帮我们处理了资料的问题,sys-gtd帮我们处理了任务分配的问题,接下来问一个问题:我想干什么?
2024有1年的时间,能做成哪些事,拆解这些事到具体的每一天,在这一天应该做什么事。
首先对每天做的事情分类:自己想做的、外部触发要做的;生活上的、工作上的;投资自己的、浪费时间的,有很多维度,我选择用okr做目标分类、追踪、对齐,如下
OKR 2024/week1/day6 任务安排(直接从sys-gtd/act/Todo提取action即可) 2024/week1/day6 任务完成情况

形成自己的标签体系

举个例子吧,aeiou是在《人生设计课程》知道的概念,我可以做tool/activ、tool/user、tool/envi、tool/object、tool/xxx五个标签,用这个列表记录一些关键的事,比如搬家、工作、跟某个人的交流等,为以后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举这个例子是想说,标签体系千变万化,只要能搞成一个闭环体系,什么名字都无所谓。下面是实际生活中自己形成的一些标签

flomo用了三个月,对我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更多的是上面的几套方法论的影响吧。4个月可以产生这么大变化,也许我们对生活应该乐观点,说不定下四个月你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突破呢,共勉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