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xf`s Fantasy World

share something useful


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

需要两个视角:产品视角、项目视角。

产品视角看的是要做到何种程度;项目视角是审视资源,合理分配。

能从哪些方向介入

自控方面。

骑象人理论,情绪是一头大象,理性是坐在大象头上的人,要朝着目标走,第一个,目标得清晰,这个交给骑象人;路径要明确,如果是走走看看,很容易迷失方向;哄,引导大象走在正确的道路。

我之前看过<设计心理学>的时候,脑中出现过这样一种模型,人是一个整体,但是为什么表现的很割裂,想的和做的不一样,情绪无缘无故变化。
思维|情绪|感知|行为,一个人是一个整体,但是外界影响因素在这四个层次上作用,如果外界力量作用在行为上,思维、情绪、感知都会受影响,但是影响幅度不一样,其他几个层次同理。

骑象人理论指出了思维->情绪->行为这一链条,忽略了感知,影响感知的方法是符号化,看看铺天盖地的广告,每个都很简短,但就是能深深刻在受众的大脑。

如何明确路径

这个需要架构思维,从起点到终点,怎么走,路上需要哪些东西,不知道。

但是可以在大脑中假设一条路,制定一个初始策略,然后一边走,一边获取信息,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策略。

必须假设你规定的路径能抵达终点,因为除了假设的这条路径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唯一需要的是勇气和坚持。

如何选择聚焦方向

需要大量实践,初始构建的路径只是几个名词,所以需要扩充、测试、剪枝,循环往复,需要大量的实践,分析判断。

才有可能靠近目标。

这里可能要提升下工程能力,最基础的就是生产环境复用,比如要写个python脚本,这个库那个库折腾半天,效率能提升才有鬼。
然后提出假设并快速验证,这里的难点在你不知道该从哪入手,穷举嘛,之前靠搜索引擎,现在靠AI,只要能拿到提示信息,就能反推,找出问题下面的整个冰山。

针对目标,需要聚焦哪些东西,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可能你这个问题有10个影响因素,但是你一个都找不到。聚焦方向是个很主观的东西,我觉得往上面提到的路径靠总不会错。

执行

按部就班,依然需要一些工具:WBS、任务追踪工具。WBS是可交付成果,用来对标;任务追踪工具则是一个比较柔性的系统,摸着石头过河,你不能控制摸到石头的速度,参考zz-plan。这个工具的特点是可动态调整,添加一些约束,软件会调整约束条件下各个要素的值。

大概就这样。